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资本游戏
»
茶余饭后
» 黄雀的玩法(转帖)
宠辱不惊,静观堂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清风晓月
当前离线
UID
2
帖子
1535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13
最后登录
2025-8-1
管理员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清风晓月
发表于 2013-10-24 14:34
|
只看该作者
黄雀的玩法(转帖)
黄雀性情活泼,姿态美丽,常常昂头连续鸣叫,使人心旷神怡。由于此鸟易饲养,并且鸣叫悦耳,深受人们喜爱。 黄雀幼鸟,背部羽毛甚似雌性成鸟,但其颈和腰部有淡赤色横斑;眼后、颈侧、喉及胸部微具黄色横斑,并不相连,下体纵纹较成鸟多,幼年雄鸟的背部纵纹明显;幼年雌鸟的头和背羽褐色较强,至第二年夏末秋初,幼鸟体羽全部换齐,羽色全同于成鸟。 成年黄雀,雄性体羽黄绿,头颈和额部均为黑色,腰部羽色呈金黄,翅羽黑色而有黄色横斑,下体前黄后白,仅腹侧有黑褐色纹,雌鸟体羽灰暗,布满褐色纵纹,头顶暗绿色,头部天黑色,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饲养那些嘴尖细,身腰长,尾长而善鸣的雄性黄雀。
在人工饲养下,可喂给黄雀苏子、花生、核桃、葵花籽等食物,但不能喂得太多,以免过肥,影响鸣叫和繁殖。平时喂给谷子、黍子、稗子和少量苏子即可。通过实验证明,黄雀喂混合粉料更好。一般把玉米、花生和苏子按3:1:1的比例混合磨成粉喂给,并经常喂一些蔬菜(白菜、油菜等)和少量砂粒。黄雀在春、秋、冬季,应多晒太阳,但在夏季却忌暴晒,最好放在室外荫凉通风的地方,而且食、水要充足。
黄雀饮水要清洁,春夏季节每天或隔天供给浴水任其洗浴。洗浴时间长短需视环境温度和天气情况而定,养鸟爱好者要适可而止。驯养良好的黄雀,每年可有6—8个月的鸣唱,笼养寿命可达8—10年。
成年黄雀,开始时可放入小笼饲养,盖上笼衣,使其安静,供给饲料和饮水,4—5天后可半开笼衣,放在人多的地方,并用手拿苏籽逗引,黄雀经过20余天对人工饲养环境的适应,成鸟就驯服于笼养生活了。 F适应了人工饲养生活的黄雀,可以经过人工驯化,学会多种技艺,如学“三口”,上架、接食、接物、放飞、戴面具等多种技艺。但为了便于训练和调教,首先要使黄雀驯熟,消除其惧怕驯鸟人员和观赏人群的心理,可以利用条件反射,用苏籽引诱,使黄雀在饥饿时,按驯鸟人员教给的动作表现,成功后喂给少量苏籽,并且要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和调教,持之以恒,调教成功对养鸟者来说,是极有趣的。 黄雀的鸣叫:在北京地区讲究“三口”,即喜鹊、沼泽山雀和油葫芦(昆虫名)的鸣叫声,而且没有“杂口”,如忌讳太平鸟、燕雀、金翅等鸟的叫声。训练黄雀的“三口”相当困难,必须将幼鸟严格隔离,经常提着鸟笼到有灰喜鹊栖息的树林中去遛,途中要将鸟藏好,听到灰喜鹊叫时再打开笼套,使黄雀静听。这样经过20天左右的听、学,可逐渐学会喜鹊鸣叫。学沼泽山雀的鸣叫,可将沼泽山雀放在黄雀的一旁让其听,一学即会。学油葫芦的叫口,是自己养油葫芦,晚上油葫芦爱叫,将黄雀放在灯下听学。
放飞:用“脖索”先拴住鸟,“脖索”的细线可拴长些。手中放几粒苏子,逗引鸟飞到手上啄食。然后使其飞回架杆,逐渐延长距离,直至放开脖系细线,鸟也会飞回架杆,或由架杆飞到手掌上啄食苏籽。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准备个小旗或硬币,当鸟飞到手掌上,把小旗和硬币给它,它也会叼住,这时给它几粒苏籽,逐渐把小旗和硬币改放在架杆旁,鸟也会叼起,飞到主人手掌上领赏,如此训练,可以让黄雀做许多游戏,别有情趣。
黄雀“戴面具”:训练黄雀放飞成功后,便可训练它戴面具技艺了。用硬纸板做成凹形面具,面具内用铜丝拉一横线,作为黄雀衔取面具的部位。面具外部可用彩笔颜色画成各种戏剧脸谱。训练时,先在面具内放几颗黄雀爱吃的苏籽等饲料,待黄雀饥饿时啄食,并把面具放在前面逗引,只要咬住背面横条即给苏籽吃,反复训练,形成衔取面具就获得食物的条件反射。这个动作熟练以后,把面具放到离鸟架远一些的地方,让它飞过去把面具衔回来,再跳回原处给鸟食吃。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就可表演头戴面具的节目了。
上架:用红色丝线,编织成一毫米宽的丝带,做成活络套,套在黄雀颈部,大小以黄雀头不能挣脱出来为准,丝带两端的丝线安放在黄雀颈后部作为羽翎装饰,颈前部丝带线上可用带有一条丝线的小铜钩钩上,丝线长25公分,一端系在横杆上,杆为竹制。黄雀抓栖在横杆上,驯鸟人手拿横杆不断走动,使其能在杆上适应平衡,不致因人走动或见到陌生环境,而飞落下横杆,有时也可将横杆安插在一个固定地方,使其适应上架生活,上架初期,时有飞落,而被丝线吊起,可用横杆接起或将黄雀安放在横杆上。
正在调教的黄雀,白天均不能给以足量食物,而以半饥饿状态为好,这样可使其在白天时刻都有求食的欲望。调教时一手拿横杆,另一手用食指和拇指拿着苏籽诱食,让其飞到手指上啄取食物,待熟练后,就可训练接食,接物和放飞动作。4、接食:上架已驯熟的黄雀,能在杆上接取手指上食物后,如果手指拉开一段距离给食,黄雀却会无动于衷,从不轻易起飞,来啄取手指上的食物。即使拉开一点,到黄雀稍微啄取不到的距离,黄雀会伸直脖子,试图啄取食物,但始终是用爪趾抓住竹杆而不起飞或起跳啄食。为此,在开始调教时,许多初入门的养鸟爱好者就感到很难,如果在设施上改进一下,这一点也是可以解决的。)
调教接食时,先在竹杆上套上一节竹筒,竹筒内径比竹杆稍大一点,只要让竹筒在竹杆上自由转动就行。养鸟者一只手拿竹杆,并用食指和拇指按住竹筒,不使竹筒转动,被驯黄雀停立竹筒上,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拿住苏籽来诱食。开始距离近一点,按原先给食,让其啄食,待啄后就可拉开一点给食距离,当用苏籽诱食时,黄雀欲伸头啄食时,就可将拿竹杆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放松,使黄雀正欲啄取食物时有一个不稳定性,以致使黄雀就会离开竹筒起飞取食,初试时,黄雀可起飞回落到竹筒上,但不一定就一下子啄得到食物,经多次训练,使竹筒转动——起飞——啄取食物——回落到竹筒上,成为一个连贯动作,就算初步完成。
黄雀接食后,要注意回落时的竹筒,也须用食指和拇指固定住,不要使黄雀回落时产生不稳定感。这一方式熟练后,就可将竹筒移去,让黄雀直接抓立在竹杆上起飞接食,颈上丝线可放长,接食距离拉远;也可将苏籽放在手掌上,让其来啄取,下一步就可在室内进行,将黄雀颈部活络套上小钩脱下,不带丝线地进行接食训练。
接物:接物是在黄雀接食为基础所进一步调教的动作,开始时可训练黄雀接取红色绒球,方法是将苏籽放在红绒球上,一手拿绒球,一手拿竹杆,黄雀见到绒球上的苏籽,就会起飞来啄取绒球上的食物,有时苏籽被啄取,有时因苏籽嵌入绒球,就将绒球啄取,当绒球被啄取时,就用苏籽鼓励,这样不断地调教,就会使黄雀见到绒球即能起飞啄取,形成接取绒球就有食物可吃的条件反射。开始时由丝线拴住,重复训练多次后,再加长距离。训练距离超过一公尺时,就可将小铜钩脱开于颈部活络套,任其自由接物。
黄雀的驯养与调教并不难,但需要耐心,当你尽情的欣赏调教好的黄雀时,你会忘记调教之辛苦的。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诗词联赋
小说散文
休闲娱乐
大堂管理
论坛公告
新人报道
会员签到
谈股论金
BC文盲
十进十出
弹指散花
个股资讯
重组淘金
股市八卦
户外活动
活动召集
影像回顾
山野笔记
时尚生活
茶余饭后
美食天地
太极园地
视频教程
休闲娱乐
难忘老片
休闲驿站
诗词联赋
小说散文
幽默笑话
新版块名称
精美摄影
新版块名称
网站管理
网站图标
建站日记
备用板块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